日期:2025-07-03 06:36:10
日期:2025-07-03 06:36:10
(转自:中国宝武)
邂逅 · 3292 期 · 11060 篇
2025年初春,上海长江口。一场跨越40年、规模空前、贯穿全流程的年修大会战在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全面打响。
这是一次写入宝钢发展史册的年修,是落实宝武“新阶段、新战略、新模式”战略要求,按照宝钢股份中长期发展规划、自“85·9”投产以来以一期工程主要老产线、老设备为主的全面升级改造,也是一次提级创效,提高产品、产线“四化”水平,为宝钢股份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奠定基石的年修。
70多个日日夜夜,炼铁、炼钢、热轧、冷轧,8个厂部、53条产线、1万余人,一时间20多平方公里厂区内三分之一的产线吹响了振奋人心的“集结号”。在这片诞生了“85·9”精神的土地上,战鼓再鸣、铁军列阵、吊车轰鸣、焊花闪烁,检修、建设、生产人员的身影与庞大的设备交织在一起,汇聚成无坚不摧的强大洪流,续写着新时代、新阶段的“85·9”精神。
面向新阶段
挑战最复杂的全流程年修
与以往个别产线和区域的年修不同,2025年春天的这场年修,是宝钢投产40年来最复杂的全流程系统性年修及改造。年修以2号高炉中修为主线,从炼铁、炼钢,延伸到2050热轧、2030冷轧等在内的“85·9”投产后宝钢一期工程主要核心产线和设备。
早在两年多前,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管理层和投资部、设备部、制造管理部等有关部门就着手策划方案、谋划实施。按照构想,这次年修不是常规意义上修修补补,而是应对钢铁市场新一轮下行周期,打破老机组、老产线生产瓶颈的一次设备大更新。通过对主要设备的升级改造,实现老机组、老产线的现代化、智能化、国产化,进而提升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水平,让这些上了年纪的“黄金产线”跟上时代的脚步,继续健康高效运行,创造出更多价值。
想法很丰满,但是实施起来难度极大。同一时间,近三分之一的产线要停下来,稳产保供、系统协同、施工负荷、安全风险都面临极大的挑战,规模之大、难度之高、任务之重、风险之高为40年来前所未有。“大家犹豫过也有过顾虑,但算了一笔账,一家家搞难度小、风险低,可全流程改造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对效益影响也最小。”在多方调研论证、反复完善年修方案的前提下,宝钢股份管理层最终拍板,迎难而上启动这场全流程高难度年修。
按下“快进键”
高效打响“四大战役”
初春的寒意尚未退去,年修现场已厉兵秣马。
2月20日四期硅钢年修先期启动,3月11日二号高炉休风,正式打响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同步实施的“四大战役”。
宝钢股份调集优势资源,由宝山基地副总经理李玲挂帅,设备部牵头,炼铁厂、炼钢厂、热轧厂、冷轧厂、硅钢事业部、制造管理部、能源环保部、运输部、安全保卫部等厂部参加,宝武智维、中冶宝钢、上海宝冶、中国二十冶等检修施工队伍迅速组建,集结精兵强将近万人的年修大幕正式拉开。
瞬间,宝山基地变身巨大的施工现场。53条产线机组陆续停机开始年修,旌旗招展、人员车辆往来穿梭,24小时“白+黑”日以继夜,一片繁忙。
为了降低对生产的影响,核心作业必须在40天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项目高度交织、现场立体、平面干涉作业多。从方案策划到组织实施,从技术攻关到安全保障,每一个环节都在与时间赛跑。年修指挥部现场正在热火朝天讨论着方案优化;施工单位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开展检修任务;生产厂部成立分指挥部一边协调资源、稳定生产,一边确保年修的质量和安全。整个现场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紧张忙碌却又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严格苛求
创造“四个之最”
谈到这次年修,每个受访者都自豪地用“四个之最”来总结。
40年来“规模最大”,累计实施7509项检修项目,其中2050热轧、2030冷轧实施建厂以来跨度最长、改造规模最大的多产线联动年修;此外,涉及煤气管道、高炉煤气支管改造,并穿插实施72次产线定修、2次系列定修、13次单体设备年修。“难度最大”,不仅高难项目远多于往年,且刷新多项“首次”,包括首次在2050热轧三电系统改造中自主研发和独立升级的库模块,首次实施610吨3号转炉炉壳及托圈整体更换等。“任务最重”,年修期间面临资源、物流双重压力,铁钢不平衡段多,稳产保供任务压力激增等。“风险最高”,高危项目多达478项,面临高负荷、高强度、高风险连续作战。
为了让年修有条不紊高效推进,管理部门严字当头。设备部牵头制订了《检修标准化规范指南》,从检修人员着装、物品摆放、警示线设置到车辆停放、运输路线等严格规范;累计编发《年修简报》45期,第一时间送上热气腾腾的年修实况,让公司领导、基层管理者最快掌握第一手资料。投资管理部围绕“施工资源、质量技术、安全巡检、设计服务、监理履职”,构建了55项年修技改项目全流程综合管理体系。制造管理部精算铁、钢、热平衡,确保年修期间生产运行不掉队、产品创效不掉队。能源环保部下发“定修期间环保管控提示”、推进“现场环保帮扶”计划,压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安全保卫部聚焦措施落实和安全防护,对各年修现场开展跟踪检查和指导服务,强化安全培训。运输部科学安排车辆调度、人员出入厂。
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厂部高度重视,改变以往由首席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做法,组织工场厂长全权负责统筹协调。经验丰富的首席、专家们蹲守在现场,查疑点、解难题、带队伍,攻坚克难成为检修一线的“定心丸”。
欧冶工业品围绕原物料保供、100%按期交货,迅速组建区域服务团队,建立“周推进+日对接”机制。宝武智维、中冶宝钢、上海宝冶、中国二十冶等检修技改项目前期强化人员技能培训,组织技能比武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检修质量把关人,严格把好每一项质量管控关,从源头保障年修顺利推进。宝钢咨询不但严格监理,每当项目遇到困难时更是化身智囊团一起攻坚克难。
走进每个施工现场,整齐划一的管理、整洁有序的环境、严谨到位的安全措施、人员忙而不乱、车辆衔接有序、不同检修项目穿插自如……“起初觉得很麻烦,太严格了,检修哪有不乱的。但这次实施下来,标准化作业、高素质人员队伍、严格质量把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大家尝到了甜头,以后要继续这么干”,年修总结会上一名检修单位领导发自内心认可。
团结协同
鼓励出最好的铁军
人是有情感的,需要鼓励和激励。70多天超长年修、高强度作业,难免会有疲态。为了凝聚起各方力量,打造一支高度协同、坚而不摧的铁军,年修全过程中始终强调“管理要有力度、协同要有风度、服务要有温度”的“三个度”要求。
首先领导高度重视,把温暖送到一线。邹继新、刘宝军等宝钢股份及宝山基地各级领导多次深入现场关心慰问参战员工,公司工会也组织力量加强后勤保障和送温暖工作。鼓劲的话语、热情的握手,鼓励着一线的每一位员工。其次,部门间打破壁垒和界限。设备部作为牵头单位,在定位为“参谋部、指挥所”的同时,更定位为“服务员”,带头承诺:有任何问题找不到组织协调部门时,找设备部。每个部门、单位都跨前一步,勇担责任、协同作战。没有了扯皮、没有了你的我的,先把任务完成好是大家共同的心愿。还有就是浓浓的“人情味”。为了方便现场人员出入厂区,指挥部积极协调,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尽量授权放行,让人员顺利进厂干活。3月中下旬,年修进入高峰期,每天夜间1000多人挑灯作业,管理人员每晚夜间巡查,善意提醒检修员工保持清醒、注意休息、确保安全,各种慰问品、组织的关怀还会时不时送到现场。
鼓励、认可能够带出优秀的队伍和业绩。在现场,你会经常听到鼓劲的话语,看到颁奖的热闹场景。宝武环科承担了年修拆除设备回收运输任务,上万吨废旧设备、几百台车次,作业人员感到压力山大。指挥部在大家最疲劳的时刻到现场颁奖,极大地提振了队伍士气。每一期《年修简报》都会把做得好项目给于重点介绍,在名为“稳定便是晴天”的管理团队微信群里大家会及时上传优秀现场图片并配上一段鼓舞人心的文字,“检修标准化作业不会因为周末而不标准”“再艰苦的环境,都能看到你认真的样子”……鼓励先进,潜移默化鞭策后进,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
协同创造价值,鼓励带出队伍。年修虽然辛苦,但大家心气顺、干劲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到5月2日,年修圆满收官时,全面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环保零事件、质量零异议、进度零延迟”的总体目标。
焕新
为了更好的出发
进入4月中旬,沉寂的产线重新响起熟悉的轰鸣声。4月13日,三烧结第一批烧结矿火热出产进入改造后的环冷机;15日,二高炉火红的铁水从铁口再次奔流而出,一连铸智能化升级后的产线顺利拉出第一块红坯;16日,2050热轧首块板坯穿过轧机完美成卷;22日,三转炉新炉壳第一次倾动绽放出钢花;26日,2030冷轧第一条带钢如银链般穿梭过轧机……
随着一个个产线的复产、爬坡,大家惊喜地发现这些老轧机、老设备焕发出新活力。宝钢股份热轧厂副厂长浦敏慧告诉记者,2050热轧产线比计划提前64小时投产,产能爬坡顺畅,原定20天达产,结果10天就做到了。“我们对运输链全域、轧制方式、精轧三电系统等进行了彻底的迭代升级,产线运行更加顺畅,产品表面质量、板形也有了大幅提升”。由于把产线拆开更换设备,以前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找不到根源的隐患、缺陷被揪了出来,其中一些是危及生产顺行的重大隐患。此次年修累计解决影响生产的设备瓶颈问题141项,处置设备隐患409项,恢复设备功能精度35项,攻克质量缺陷问题5项,为生产稳定顺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对于1988年投产的2030冷轧,这是37年来改造项目最多的一次。这条功勋汽车板产线在提升装备水平和能效指标的同时,强化了产线的智能化、高端化。“老设备能换的都换了,原来需要员工手动操作的界面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在产线出口端原本需要人工打磨钢板检查外板质量,如今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不但提高了打磨精度还降低了员工的操作强度。酸洗、液压系统的改造和更换,使产线的能耗下降明显。随着年修的完成,2030冷轧脱胎换骨,“我们有了挑战全球同等规模产线产能第一的底气”,冷轧人相信这条曾经的“印钞机”能够创造出新的更多的价值。
据统计,53条产线机组争分夺秒提前完成年修,创造机会效益5000多万元,有力支撑了公司“稳生产、战年修”双线作战。更让人振奋的是,这些集体焕新的机组产线运行更加流畅高效,为宝山基地产能提升和品种规格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磨砺
锻造一支年轻的“85·9”新军
在宝山基地,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年轻员工缺少参与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机会。而这次“停下来”“拆开来”“换上去”“再装起”的大年修,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失和遗憾。
这次年修年轻人挑起了大梁。高炉休风停下来,首席师带着炼铁厂年轻员工们走进高炉内,实地了解炉内材料、设备和构造。在炼钢厂,一支由15名近三年新进大学生组成的青年突击队活跃在年修不同区域;在热轧厂,进厂一两年的年轻员工参与到机架更换和三电改造中,“对设备更熟悉了,操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年轻的80后管理人员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以前是从生产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年修,切身参与项目策划、准备、土建、安装、调试、投产、爬坡全过程,对项目管理、工程管理、设备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冷轧厂2030工场厂长战波感到收获很大,“现在遇到任何项目都不怕,更有信心了”。
同样,收获成长的还有检修施工、运维单位的年轻人员。宝信软件以年轻人为主的队伍,有条不紊推进着新的三电改造等现场系统调试工作。宝武智维、中冶三分、上海宝冶等单位以年轻人为骨干,自主创新研发检修工装63项、开展BIM建模技术应用11项,有效提升了检修作业效率和精度。
70多个日日夜夜、7000多个大大小小的项目,让年轻的队伍快速成长。采访过程中,很多老宝钢员工告诉记者,这是年修最珍贵的财富和收获,年轻人不但丰富了技术经验,更重要的是传承着“85·9”精神,他们严格苛求、团结协同、勇于创新、敢于争创一流,他们是宝钢聚焦“新阶段、新战略、新模式”、面向未来的希望和底气。
]article_adlist-->
宝钢股份青山基地首次出口欧洲订单快速交付
]article_adlist-->编辑:徐晨杰图片:宝钢股份提供
]article_adlist-->出品:宝武融媒体中心 ]article_adlist-->贵丰配资-股票配资市场-杠杆买股票-股市杠杆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